本文讨论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。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我们主要讨论晶体,但也不完全限于晶体。对于光本身,在这里突出的是它的偏振态的改变问题。
基本概念
晶体的分类
单轴晶体:冰洲石,石英,红宝石,冰
双轴晶体:云母,蓝宝石,橄榄石,硫黄
正晶体:vo>ve,no<ne,以石英为代表
负晶体:vo<ve,no>ne,以冰洲石为代表
晶体平面
晶体平面是为了方便描述和确定光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而定义的。
- 主截面:界面的法线与晶体的光轴组成的平面,称为主截面。
- 主平面:晶体中某条光线与晶体光轴构成的平面,叫做主平面。
- 入射面:界面的法线与光线构成的平面,称为入射面。
o光与e光
性质1:o 光沿任意方向传播的速度 vo 相同,其波面是球面;e 光沿光轴方向的传播速度与 o 光一样,也是 vo,垂直光轴方向的传播速度是另一数值 ve 。对于任意光线方向,设光线方向与光轴的夹角为 θ ,则
n2(θ)1=no2cos2θ+ne2sin2θ
v(θ)=n(θ)c
性质2:o 光电矢量的振动方向与主平面垂直, e 光电矢量的振动方向在主平面内。
如图所示的负晶体冰洲石中,主平面为纸面。因此 − 标记的为 e 光,∙ 标记的为 o 光。
性质3:o 光的波面是球面,e 光的波面是回转椭球面。
晶体的惠更斯作图法
- 画出平行的入射光束,令两边缘光线与界面的交点分别为 A,B 。
- 由先到界面的 A 点作另一边缘入射线的垂线 AB ,它便是入射线的波面。求出 B 到 B′ 的时间 t=BB′/c 。
- 以 A 为中心,vot 为半径,在折射介质内作半圆,这就是另一边缘入射线到达 B′ 点时由 A 点发出的 o 光次波面。再作一个与它在光轴方向上相切的半椭球面,其另外的半主轴长为 vet,这就是 e 光的次波面。
- 通过 B′ 点作上述半圆的切线,这就是折射线的波面。
- 从 A 连接到切点 A′ 的方向便是折射线的方向。
晶体光学器件
晶体偏振器
Wollaston棱镜是由两块冰洲石的直角三棱镜粘合而成的。第一块冰洲石棱镜的光轴与入射界面平行,第二块冰洲石棱镜的光轴与入射面垂直。在两块冰洲石的分界面上,由于光轴的转变,原来的 o 光变成了 e 光,原来的 e 光变成了 o 光。
波晶片
波晶片是从单轴晶体中切割下来的平行平面板,波晶片的表面与光轴平行。
当一束平行光正入射时,分解成的 o 光和 e 光传播方向虽然不改变,但它们在波晶片内的速度 vo,ve 不同 ,或者说波晶片对于它们的折射率 no=c/vo,ne=c/ve 不同。设波晶片的厚度为 d,则 o 光和 e 光通过波晶片时的光程也不同。相位差为
Δ=φo−φe=λ2π(no−ne)d
适当地选择 d ,可以制作不同的相位延迟片
- λ/4 片:厚度满足 (no−ne)d=±λ/4 ,Δ=±π/2
- λ/2 片:厚度满足 (no−ne)d=±λ/2 ,Δ=±π
- 全波片:厚度满足 (no−ne)d=±λ ,Δ=±2π
偏振光的干涉
如图所示在两偏振片Ⅰ,Ⅱ之间插入一块厚度为 d 的波晶片,三元件的平面彼此平行,光线正入射到这一系统中。
设 e 轴与 P1 轴的夹角为 α , 与 P2 轴的夹角为 β ,两个振动之间的相位差为 δ ,则可得
I2=A12(cos2αcos2β+sin2αsin2β+2cosαcosβsinαsinβcosδ)
其中两个振动之间的相位差 δ 由三部分组成:
- 入射光原有的 e 光与 o 光的相位差 δi ;
- 坐标轴投影引起的相位差 δproj :若 e 轴和 o 轴的正向对 P1 轴和 P2 轴的两个投影分量方向一致,则 δproj=0 ,若两个投影分量方向相反,则 δproj=π ;
- 由波晶片引起的相位差 Δ : o 光和 e 光的附加相位差为 Δ=λ2π(ne−no)d 。